6月5日,由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复混肥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业委员会主办,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承办的2017年中国复混肥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全国复混肥工程中心第二届年会在山东临沭史丹利科技研发中心召开,会议以“减量增效、绿色发展”为主题,就复混肥目前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的新趋势展开广泛讨论。
荷兰瓦格宁根大学、中国农科院、上海化工研究院等20多家国内外科研院所的专家、企业代表等500多人参与会议。诺贝尔奖获得者、荷兰瓦格宁根大学教授Oene Oenema,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处长李文军、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徐大刚、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进华、中国农业科学院肥料与施肥技术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赵秉强、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作主题报告。专家企业面对面,企业介绍自身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关注的技术,专家就企业创新、产品结构优化调整、逆势发展等给出建议。
针对当前复混肥行业生存发展环境趋于紧张的局面,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修学峰指出,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地发展后,复混肥行业积累了如实际开工率不高,公司数多、规模偏小,企业研发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差,国际市场竞争力偏弱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关于行业发展着力点,全国复混肥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徐大刚指出,高效、环保、节能、功能化将是未来复混肥行业发展的趋势,企业只有瞄准全方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科学技术创新、调整产品结构,才能实现复混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进华表示,作为企业代表,深知农业机构与科研院所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性。 2016年史丹利与上海化工研究院等单位一起申报的基于高塔熔体造粒技术荣获国家发明奖,为中国复合肥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来自荷兰的诺贝尔获奖者Oene Oenema教授表示了对中国农业发展与肥料技术突破的坚定信心。他指出,目前世界有超过20亿人口迫切地需要改善营养状况。而中微量元素肥料能够最终靠参与或构成多种酶等活性物质,促进作物发育,在提高农产品品质、改善人口营养状况等方面,起到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相信中国农业一定会发展的慢慢的变好,中国肥料技术在创新型企业的推动下,也一定会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全国复混肥工程中心是上海化工研究院与史丹利农业集团共同发起组建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研发中心,是中国唯一的复混肥产学研合作机构。中心致力于探索复混肥行业的发展趋势,研究开发肥料绿色环保工程技术和与行业相关的共性和前沿技术,并通过优势互补、双赢互利的合作模式,把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回馈给社会,从而推进我国复混肥产业的技术进步。
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专门干复合肥生产及销售、粮食收储、农业信息咨询、农业技术推广、农资贸易等在内的综合农业服务商、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科学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国最大的高塔复合肥生产基地。现有总资产63亿元,员工8000余人,年生产能力520万吨。2017年,史丹利农业集团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目前,公司已在山东、吉林、广西、湖北、河南、江西、甘肃等地建有10大生产基地,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以县级为单位的2000多个销售服务网点,实现了在全国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的总体布局。